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桂枝香 (第1/2页)
第十八章 桂枝香
金秋八月,桂子风前笑语香。[1]
“左不过一株桂花,能有多稀奇?”素手纤细,宛如凝脂,软软搭扶渔歌掌中。无名指与小指两弯水葱似的长指甲,戴两只玳瑁烧蓝甲套,粉花绿叶皆饰玉,蕊心嵌一粒雪白的珍珠。[2]
莲步款款,珠宝生光。
南婉青又道:“难不成吴刚忙活这好些年,总算砍下来了?”
《酉阳杂俎》记载,吴刚学仙有过,天帝罚其于月宫砍伐桂树,创口随砍随合,劳作永无停歇。
渔歌噗嗤一笑,搀着南婉青的手微微颤动:“倒也不是这个稀奇法。”
八角凉亭临水,栖于累累白石山,云阶铺装各色鹅卵石用以防滑。渔歌引路,时刻留心脚下。
木樨流天香,涓涓潺潺,甜而不腻,几树橙红照眼,团团灿烂。宫人移花高亭之下,以便凭栏观赏,触手及芬芳。
“内府局新培的品样,说是得了丹桂的色、金桂的香。”渔歌道,“寻常桂花或金黄或乳黄,唯有丹桂开出橘红色,可惜香味浅淡,色香不得两全。这花集了奇色浓香,天下仅有,虽比不过广寒宫的,太极宫里却是独一份了。”
银剪铰下秋意浓,南婉青倚栏把玩,指尖橘红玳瑁交相辉映,愈显肌肤莹白。
秋波粼粼,荷风送凉。
檀口开合,南婉青正欲品评几句,云阶走来一道湖蓝身影,手捧龙凤锦盒:“启禀娘娘,皇后娘娘差人送来团圆节的赏赐单子,请娘娘过目。”
拨开象牙扣,沉璧取出一本半寸厚的书册。南婉青秀眉紧蹙:“清宁宫近日是吃错了哪根筋?还是搭错了什么药?”
众人绷着嘴不敢笑。
大齐立国之初,开宗庙,祭天地,封赏功臣,委任新员,前朝事务繁忙,宇文序无暇顾及后宫,一切事宜交予南婉青决断。直至易舒然登上后位,执掌凤印,南婉青才由主理六宫之责降为协理六宫之责。
毕竟外名享妃位俸禄,非为皇家人,她也乐得当个甩手掌柜。何况柴米油盐,支取进项,哪有叶戏双陆升官图有趣。敷衍日久,清宁宫也累得装模作样,隔三五日,隔一两月,渐渐地再不将文书送往昭阳殿复核。
谁想自崔名伍撤职以来,每月账本、六尚的奏本甚至新选采女分居宫殿的安排,皇后这位自小受着“抓牢内宅大权”教导的名门闺秀,竟舍得将权柄下移,不厌其烦地提点南婉青应当管一管事。[3]
“倘若娘娘不欲理会,如常回一句‘甚好’便是了。”沉璧双手奉来,低声劝慰。
南婉青扭过头,不愿多看一眼。
“旁的不说,娘娘多少也看看秦宝林的。”渔歌道。
“秦宝林?”后宫嫔妃,南婉青向来认不齐全。
“今年七月入宫的秀女,太后亲赐宝林之位,风头无二。”
前些日子,成太后一道选妃懿旨宛若惊雷,炸出上京城一片风起云涌。
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秀女入宫,位份多为八品采女,宝林等属正六品,为御妻最高一级,再进则为才人,名列世妇。
“那又如何?”
渔歌道:“这位秦姑娘英武事迹,可传遍了上京城的大街小巷。”
南婉青愈发疑惑,成太后一向看重温婉贤淑的女子,怎的忽然改换了喜好?
“你且说来听听。”南婉青悄悄画了占问的符咒。
渔歌一福身,应了声是,忍笑道:“秦宝林原非京城人士,自蜀地入京,早年与平西侯世子结了姻亲,此番前来便是接聘书的。那位爷出了名的风月老手,未婚妻子远道而来,也舍不下勾栏瓦舍一群莺莺燕燕,摔了秦家好大脸面。平西侯夫妇老来得子,平日放纵溺爱惯了,而今想管也管不住,只得连连给秦家赔罪。”
“趁着两位家主互相作揖的当口,秦姑娘领了十余奴仆杀去歌楼,二话不说将世子与在场歌伎舞姬全数擒住,一个接一个扔下碧波池。她亲手执了船桨,左敲右打,闷得平西侯世子喝了几大口水。”
“如此一来婚事自然告吹,还被平西侯一家指着鼻子骂了‘悍妇’‘妒妇’‘疯妇’。别蜀入京,举目无亲,正是破鼓万人捶的时候,人说‘否极泰来’不是空话,却不知为何得了申国公夫人的眼,成太后听闻此事,夸赞秦氏女‘纯孝果敢’,一道懿旨召入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