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医_分卷阅读4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4 (第1/2页)

    并且表面和谐,那他还要想想别的招数应对呢?

可是没有,他们不过是靠自己在临沂的资历来倚老卖老,只是不知道当所有人都为这两个位置争的头破血流的时候,那两个人在家里还能不能坐得住?

下面的人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站出来,拱手道:“大人,属下有一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讲?”

“自然可以,请讲!”杨奕辰脑子里很快出现这个人的信息,此人三十多岁,姓王,名林,二十岁就考中秀才,然而接下来一连三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家中条件已经不允许他一次又一次赶考,因此在衙门某了个书吏的职位。

然而,二十多岁就能考中秀才,已经算是比较厉害的了,奈何胸有沟壑,就是没有发挥出来的余地,就这么日复一日的记录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儿。

刚刚杨奕辰所说的条件,简直是炎炎夏日中的一缕清泉,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他的希望。

或许这就是他的机会呢,周县令在的时候,虽然一心为民,但是对于手下之人就没有事事周到了,加之平常周县令最多时间都在体察民情,又有江为同压着,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大人,小人自小生活在乡下,十分理解百姓之苦,但是,民以食为天,最重要的是提高粮食的产量,对于这个问题,纵观历史,没有谁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出来,每一年收获的时候.......”

王林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说起,总结出来一个道理,那就是上了年纪的劳动对于耕种十分有经验,在这么一批有经验的人中,更是有一些产量总是比别人高。

那么为什么呢?归根究底,是技术的问题:“小人还找他们了解过,他们有自己的诀窍,在耕种的时候,一般不用别人的种子,他们会在收获的时候,将最饱满的留下来,作为下一年的种子,不单单是颗粒饱满,而是从长得最大的穗子或者棒子上,挑出来颗粒最饱满的。”

杨奕辰了然的点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选择精华中的精华,或许可以一试呢?不过是多费一点点功夫而已。

“好,本官觉得有道理,选择最好的作为种子,第二年种下去,自然养分最为丰富,庄稼苗怎么可能不长好?”

恰好这一季粮食马上就该收了,等下一季种植苞谷的时候,咱们尝试一下。

要想有突破,就要有大刀阔斧创新的激情和魄力,有敢为人先的勇气。

杨奕辰从来不缺乏这些,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奇妙的想法,或许他可以制造一些工具,加快人们干活的速度,比如说麦子玉米脱粒,比如说磨面,比如......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省出来更多的时间,让人们做一下副业,提高生活质量。

毕竟去年的地震让临沂百姓元气大伤,修养生息一年之后,还有许多人吃不饱,可以说全都是靠政府以及有些善心人的捐赠度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夜。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次两次的救济可以,时间长了呢?多少钱都养不住这么多张嘴,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王大人说的不错!还有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