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战争,已经正式开始 (第1/2页)
军营之中,四处都在忙碌,源源不断来的各州府人马,各自安营扎寨,延安府的军营也装不下这么多人,便是哪里有空地就把营寨安置到了哪里。 延安府城,也称为肤施城,这里离真正的边境还有三百里左右的距离,所以延安府才能成为前线的后方基地。 吴睿已然在中军之中给狄咏禀报:“相公,如今禁军一共聚得六万七千余人,厢军与牢营一共有八万余,其中骑兵四千八百……” 宋朝所谓禁军,有禁卫军之意,但也并非就是禁卫军,而是一线部队或者精锐部队的统称,后者可以叫做“甲种部队”,其中十几万人常驻京畿,其他人驻在各地,地方禁军时不时也会派少量部队轮戍入京。 北宋禁军最盛之时,高达八十万左右。 厢军自然就是“乙种部队”,招刺而来的士卒,都会加入厢军,厢军中精锐者也会被选调入禁军。 吴睿的话语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整个永兴军路,也就是陕西,竟然只凑得出不到五千人的骑兵…… 这种骑兵规模,不说与辽国比,就比西夏,那也是相去甚远。 狄咏也有安排:“骑兵全部聚集为一部,交由王大管辖……” “遵令!”吴睿答着,又问:“还请相公示下,这些人马该如何整编……” 整编倒也不是要打乱原有的归属,而是重新调整各部的统辖权力,谁领导谁,谁听谁的,如此便于指挥。 这个时代的部队,千万不要轻易让军将与士卒脱离,该是谁的士卒,一定得归谁带领,因为这个时代,说一句不恰当的话语,士卒就是依附于长官的,长官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士卒们的勇气与忠诚。 若是随意改变他们依附多年的长官,一支精锐部队,随时可能变得不精锐。这种军队的系统,要一直到新中国才会改变。 但是狄咏的整编依旧极其大胆,直接开口:“主要整编为两部,一部以折克柔为主将,你吴睿与张世矩为副将,驻扎在延安府与绥德军。另外一部由我为主将,种愕为副将,随我去麟州。” “这……”吴睿心中惊骇非常…… 为何,因为折克柔这个主将也太年轻了,怕是难以服众,种愕这个副将也太年轻了,也怕难以服众。 其实狄咏如此整编,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一来,为何折克柔与种愕这般年轻人能在军中崭露头角,因为他们本就是世代戍边的世家子弟,有长辈的威严传承。二来,他们自己也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了,虽然都是堡寨攻防的小战,却丝毫不用怀疑他们的勇气与执行力。 还有一点,为什么这些十几岁的小将能成为一军之主?因为老一辈都凋零了,或者调走了。 凋零了的不说,那些调走的人为什么会调走。原因其实都一样,狄青为什么调走,他们就为什么调走。 在大宋,特别是在边镇,许多军政难分的地方,一旦军将威名大了,在一地军民之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大了,调走就是正常的。而且,一个人在一地领兵太久,再加上各地军将互相越来越熟悉,调走也就正常了。wap..OrG 如狄青这种威名过大的,不仅狄青调走,连儿子都一并全调走。 这是文官的手段,是士大夫们心照不宣的事情。 吴睿惊骇的还是狄咏的大胆,大军整合之后,全部用十几岁的娃娃做主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